比较
国内早于80年代末引进人造草坪,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它和塑胶跑道一起成为学校运动场地建造的标准模式,替代了大量原本种植天然草坪的运动场地。尽管由于运动、场地特性及公众认知等方面的原因,人造草坪的应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但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造草坪的生产制作技术不断得到了创新和提高。
夏季中午时分,人造草坪场地上可以观察到地表附近的空气有明显的受热扭曲现象。有关实验数据表明,3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天然草坪的表面平均温度低于气温2℃至3℃,而人造草坪表面温度则高于气温6℃至11℃,且随气温升高,人造草坪表面温度上升幅度要明显高于天然草坪。在夏季,人造草坪表面温度很高,如果此时使用者与其发生比较激烈的摩擦,接触部位的皮肤将受到严重的伤害。
首先要作技术准备,作好“三通一平”及先熟悉图纸,检查验收基础施工质量,铺设场地需清洁,表面应干燥、光滑,无杂物,无腊渍、油脂,施工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使用经纬仪或其它仪器,测量周边设施是否符合运动场之尺寸,如有不合适处应即时修改,容许误差±5毫米。
其次,人造草铺设前要和人造草生产单位一起对草皮进行质量检查,检查草皮的材料质量、密度和编织工艺是否合格,以满足使用要求。
纤维磨损
球场使用期间,人造草坪纤维和填充橡胶是遭受磨损严重的部分。若草坪的纤维变松或者是变碎则表明草坪已经用坏了,这会减少堆积的密度以及纤维的长度和厚度。
地基的变形
地基会变形,这样,在上面跑起来就没有以前那么舒服了。地基的变形常常是由使用的劣等原材料或者是超市装置所引起的建设后果;不恰当使用也可以导致地基变形,例如,允许过重的机器进入球场。好的地基要比草坪的预期寿命长,大约可以使用30年。